习近平用典摘读: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
纪委办公室   2018-04-10 16:54:19 作者: 来源:

《诗经》中说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”,就是说官当得越大,就越要谨慎,古往今来都是如此,每一个党员、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。

  ——2016年1月12日《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》

   【出处】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

  【释义】修身处世小心谨慎,要常怀恐惧惕厉之心,犹如站在悬崖的边缘,或踏在薄冰上一样,时时唯恐失坠。

  【阐释】

  “不敢暴虎,不敢冯河。人知其一,莫知其他。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”。不敢徒手打老虎,不敢无舟去过河。人们只知这很危险,却不知其他灾祸的来临,小心谨慎,如同站在悬崖边缘,踏在薄冰之上。诗歌作者把为人做事“惴惴小心”的敬慎态度描绘得形神兼备,对历代为政者产生深刻影响。

  孔子在《论语》中就引用这句名言,告诫他那些想当官的弟子不要做“暴虎冯河”之人。因为这些人处事之时只顾其一,不顾其他,不会敬慎筹谋,随时有失坠的危险。“位已高而意益下,官益大而心益小,禄已厚而慎不敢取”,《说苑·敬慎》中的这句话也在告诉那些为官者,官位越高越应谦恭卑下,官职越大越应谨小慎微,俸禄越多越不该索取分外之物,唯此才能功成天下。

  孙叔敖是春秋之际楚庄王时的令尹(相当于宰相)。一次,有个叫狐丘丈人的隐士对孙叔敖说,人有三怨:爵位高的人,人们嫉妒他;官阶大的人,君主讨厌他;俸禄优厚的人,人们怨恨他。孙叔敖知道这是对他善意的劝诫,就说我的爵位越高,我的心气越是卑下;我的官阶越大,我就越小心谨慎;我的俸禄越优厚,我就给予他人的越多。这样就可以免去三怨了吧?孙叔敖之所思所言体现的就是为官者的敬畏之心和谨慎作风。作为宰相,孙叔敖位居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,但他轻车简从,吃穿简朴,妻儿不衣帛,连马都不食粟。他以贤能闻名于世,最终成为《吕氏春秋》中记载的圣人。

  历史上也不乏一些官高爵重的人,因为没能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而身败名裂的例子。明太祖时期的宰相李善长就是典型的代表。在明初大封功臣之时,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李善长跟随自己征战多年,善于出谋划策,功劳很大,于是就封其为韩国公,年禄四千石,子孙世袭,赐免死铁券。可李善长却依仗着皇帝的宠幸,居功自傲,恣意作为,而且待人严苛,常常睚眦必报。晚年的李善长不仅遭到御史大夫参奏弹劾,连其奴仆都纷纷告发他,又因与胡惟庸谋反案牵连,导致其妻女弟侄一家七十余口被诛杀,他为自己的骄傲自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

  同样身为宰相,南宋文天祥则呈现了另一个境界。他说“天祥自筮仕(做官)以来,战战兢兢,不敢有一毫自肆”,他以死守节,堪为后人表率。

  《尚书》中说“无安厥位,惟危。慎终于始。”告诫那些为官者身居官位要有敬畏之心,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,慎始慎终。曾子说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就是提醒人们抱有谨慎的态度,时刻反躬自省。明代流传至今的《菜根谭》中也有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”的警示。古人反反复复的告诫都在说明一个道理:“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,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”。如果一个人没有畏惧之心,就会为所欲为,毫不顾忌,必定祸患及身。正如曾国藩在其家书中所说: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去除骄傲自满和怠惰之气。对普通人如此,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尤其如此。这个道理不仅仅要懂,更要严格地践行。同时,我们还要明白,谦虚谨慎不是不敢作为,而是要恪尽职守、廉洁奉公。

  俗语说“涉世如川,行身如舟”,寓意随时随地都会有倾覆的危险。这也可以用来特别告诫那些位高权重的人,要时刻保持谦卑、谨慎的态度和作风,川流舟行,不进则退,所以需要不断地自我提醒和反思,慎始慎终,不使自己有丝毫懈怠。

  (作者:谷文国,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,“《群书治要》政治伦理思想研究”课题组成员)